
那斯達克指數(NASDAQ Composite Index)是美國股市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數之一,由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(NASDAQ Stock Market)上市的公司組成。該指數涵蓋超過 3,000 家公司,其中以科技、網路、生物科技和創新產業為主,因此被視為全球科技股的風向標。
那斯達克指數於 1971 年推出,初始基準值為 100 點,隨著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,該指數已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的核心指標之一。
那斯達克指數是以「市值加權」(Market Capitalization Weighted)方式計算,意味著市值越大的公司對指數的影響越大。這與道瓊工業指數不同,後者是採用「價格加權」方式計算。
主要成分股
由於那斯達克以科技股為主,因此其最大權重的公司多來自於知名科技企業,如:
- 科技巨頭:Apple、Microsoft、Amazon、Alphabet(Google)、Meta(Facebook)
- 半導體產業:NVIDIA、Intel、AMD、Qualcomm
- 電子商務與網路服務:Tesla、Netflix、eBay、PayPal
- 生物科技與醫療:Moderna、Amgen、Gilead Sciences
這些企業的市值變動將直接影響那斯達克指數的走勢,因此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公司的業績與市場動態。
投資人可透過那斯達克指數期貨參與市場,主要有兩種期貨商品:

如何選擇適合的期貨商品?
- 小NQ(E-mini Nasdaq 100):
適合資金較充足的投資人,槓桿較大,適合有經驗的交易者 - 微NQ(Micro E-mini Nasdaq 100):
適合資金較小或剛開始接觸期貨的投資人,風險較低,適合學習與控制部位
- 科技股主導:
該指數涵蓋許多成長型科技公司,因此受產業創新與市場趨勢影響較大 - 高波動性:
科技股的價格波動較大,那斯達克指數的波動性高於道瓊工業指數或標普 500 - 成長潛力強:
長期來看,科技股具備高成長潛力,使該指數擁有較佳的增值機會 - 受美國經濟與政策影響:
聯準會(Fed)貨幣政策、經濟數據與監管措施對該指數影響重大 - 全球市場聯動:
由於許多企業具有全球業務,該指數也受全球經濟環境、貿易政策與供應鏈影響
1. 美國聯準會(Fed)貨幣政策
科技股對利率變動較為敏感,因此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或降息決策將影響那斯達克指數的表現。當利率上升,企業融資成本增加,可能抑制科技股的估值;而當利率下降時,科技股則通常受惠
2. 經濟數據與市場情緒
- GDP 成長率:
經濟增長強勁時,企業獲利預期提升,股市表現較佳 - 通膨率與就業數據:
高通膨可能導致利率上升,而高就業率則通常意味著消費力強 - 投資人風險偏好:
當市場趨於樂觀,投資人更願意投入科技股,推高那斯達克指數
3. 科技產業發展與企業業績
- 新技術突破(如 AI、雲端運算、電動車等)可能推動科技股大漲
- 企業財報表現:大型科技公司的季度財報與成長預測影響指數走勢
- 市場波動風險:
由於該指數波動性較高,投資人應考慮風險承受能力,避免過度槓桿 - 經濟數據與政策變動:
聯準會利率決策、GDP 增長、失業率等指標對市場影響顯著,投資前應密切關注 - 科技產業競爭格局:
產業競爭激烈,新技術的崛起或市場趨勢變動可能影響龍頭企業的地位 - 全球市場聯動效應:
歐洲、亞洲市場的變動,以及國際政治因素可能導致那斯達克指數短期內劇烈波動 - 投資時間與策略選擇:
短線交易者應運用技術分析與風險管理策略,而長線投資者則需關注企業基本面與產業趨勢
元大期貨 林鈞豪
YUANTA FUTURES
那斯達克指數是科技股的核心指標,波動大、成長快,適合不同投資策略
無論是期貨、選擇權還是ETF,掌握市場趨勢與風險控管,才能穩健獲利